敏捷開發還是敏捷自助餐?
只想挑幾道菜,卻忘了主菜是什麼
Jan 26, 2025
前言
敏捷開發常被視為現代軟體開發的黃金標準,強調快速迭代、靈活調整和高度適應性。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有些團隊的敏捷實踐卻成了「buffet-style agile」(自助餐式敏捷):挑自己喜歡的吃,卻忽略了整體的平衡與意圖。
敏捷開發的原則清晰地寫在《敏捷宣言》中,四個價值觀和十二條原則明確指出了敏捷的核心精神:重視人與互動、專注於交付有價值的產品、擁抱變化,以及與客戶緊密合作。然而,這些核心理念在某些團隊或個人手中,卻被變形成了「取用方便的開發菜單」。
敏捷=混亂?錯誤的敏捷實踐如何拖垮團隊
- Stand-up變成主管盯進度
敏捷開發中的 Stand-up 會議,本來是團隊成員之間的一種快速同步工具,用來分享進度、解決障礙,並確保團隊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然而,在許多公司和團隊中,Stand-up 卻逐漸變質,變成了主管每天盯進度的「例行公事」。這樣的變化,不僅違背了敏捷的核心精神,長遠對團隊士氣和效率造成損害。 - 過度追求變化,忘了穩定性
敏捷提倡對需求變更的彈性,但不代表有隨意變更需求的情況,這種結果往往是:沒有真正完成的功能,只有永遠在修改的半成品。特別是 Product Owner 成了不斷「塞需求」的角色 - Scrum 只剩框架,沒有靈魂
有些團隊打著敏捷的旗號,卻只是敷衍地遵循 Scrum 的形式:有衝刺、有燃盡圖,但沒有效能提升或團隊合作的實質變化。
敏捷不是要挑最方便的,而是要挑最適合的
敏捷不是讓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盤子,想夾什麼就夾什麼,而是要從整體目標出發,根據團隊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流程。如果團隊的核心價值跟共同目標都被拋到腦後,敏捷反而會造成混亂。
我們最終的目的依舊在談論怎麼交付價值,而不是追求快速;過程中互相了解,提升團隊協作。缺乏整體規劃的敏捷實踐,會讓團隊成員迷失方向,最終導致開發速度雖然快,但結果毫無價值。
敏捷中每一道程序跟儀式都有其意圖,不能只是挑最省力,或是變相的滿足私慾的做法,卻忽視了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