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思考力實戰工作坊

系列一:Memo Writing ways

前言

在這個變動快速的世代,即斷即決即實行幾乎是提升產力,帶來產值的方法,透過 PDCA 的方式來不斷精進自己。 《零秒思考力》一書最強調的就是加快 PDCA 循環的方式是透過快速但不盲想的思考方式,來完成事務,達成目標。

Memo Writing

零秒思考力最基礎的能力就是在於寫備忘錄,但是這個撰寫備忘錄的重要方式是在初期必須試著每天寫 10 到 20 頁的備忘錄,以發展自己的思考力。

這個可以寫下你任何的想法:關注的要點、新的想法、想解決事情等。例如可以今日學習的規劃,而具體的作法是:

  • 水平放置一張空白 A4 紙
  • 在紙上寫下標題,力求自己在 1 分鐘內寫下 4 到 6 個想法(每個至少 15 到 20 字)
  • 不推薦使用筆記本或電腦,你會分心而且會慢。

我一一解釋為什麼得要這樣做,首先水平放 A4 紙的目的在於加大書寫的空間,大的空間比較不會受到限制,你不用顧慮會不會寫不下或是怕寫到旁邊的東西。

實作過的人也許會說這樣非常浪費紙,因為以我這樣天天以此方式書寫寫備忘錄, 以繁體中文來書寫的極限,其實一分鐘可以寫的字大約才 100 多個,會留下很多空白,那些空白你可以在完成備忘錄後圖像化,幫助你去記憶你所想的點。回到浪費紙的議題,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去找用過的一頁廢紙,另一頁是空白的紙來書寫。

在紙上寫下標題是幫助你下次回顧這張備忘錄的時候可以快速知道你的主題是甚麼,零秒思考力提倡的是 PDCA,意思是除了現在把點子寫在備忘錄的時候,日後也要回顧一下自己當時為甚麼會想到這些事,或是你在做某事實突然想起之前好像有把類似的點子寫在備忘錄中,你可以快速找到那張紙來溫習一下。

力求自己在 1 分鐘內寫下 4 到 6 個想法,其目的就是訓練自己能夠加快思考的深度、廣度以及速度。很多人說他想很快但來不及寫完,或是後面才想到「啊!還有這個方法..」,所以可不可以在下一張書寫同樣內容,事實上是不可以的,首先是如果你很後面寫他表示他不是特重要,你才會下意識最後去寫或是最後才想到他。第二,你現在一直想一樣的問題,心理上容易開始猶豫,因為選擇變多了,下決策會慢,或是本來不在優先序的問題你也無意識中把他加入來考慮,造成思考的效能瓶頸出現。

還有我遇過很多人會說他一開始不知道寫甚麼,或者是詞窮,甚至是。以這種有點挑戰的方式備忘錄,除了訓練自己開始去多想其他內容之外,也訓練說詞以及表達邏輯等。

不推薦使用筆記本或電腦,你會分心而且會慢的原因是筆記本有些有線條的、方格的,會因為影響視覺,導致你去花時間關注那些樣式、或是你正在花時間折筆記本,這樣很沒有效率,另外用電腦的 evernote 之類的雖然是電子化筆記,但是打字的同時會分心注意力,所以不建議使用電腦或是筆記本。

Idea Memo Writing

點子備忘錄是前面寫備忘錄的升級版,首先我們會在一頁紙上,設計一個你打算書寫的主題,並且放入你認為跟這個主題有關的,或是想往這四個方向去思考的四個子議題,你需要在三分鐘內完成書寫,並且力求自己四個子議題都至少去考慮一個。這個訓練主要目的是在於再次加快思考的深度、廣度以及速度。

以下圖的練習為例子來看,在思考如何保持快速決策的情況下,你可以先用前面的備忘錄發展議題,並且挑選前面四個(如果寫超過4個的話)作為子議題去發想。

你可能發現,保持快速決策竟然去思考到,也許上層會突然心念一轉,否決你的決策,導致事情後續推動不順。你可以利用這個子議題去想怎麼溝通讓老闆信任你,例如,在專案進行前, 先提供 3 個方案,讓老闆選擇其中一個方案執行,並且要老闆全權授權你執行,給予你相對應的權力去做指揮等。或者是往報告、聯絡、商量的方向去思考,讓老闆隨時掌握狀況,信任將工作決策交付給你是正確的。

結論

這篇文章雖然已經把當天多數工作坊對於書寫備忘錄的精華要點以及具體作法的內容寫下,但是實際上能夠在現場與老師進行 QA 解惑,並實際應用是最快習得知識的方法。

本人舉辦的活動皆是以讀者的身分自發性舉辦,沒有與任何商業機構或是讀書會等合作,我首先感謝臉書上當時很多幫助我分享活動的前輩與同儕們,讓這場活動可以讓每個人用 400 元參加仍打平收支。
左起是赤羽雄二老師,活動主辦人黃冠融與張婷嘉、即席口譯周孟汝,以及我的家人

系列文

系列一:Memo Writing ways

系列二:Take actions

系列三:Framework & Options

--

--

(KJH) Kuan-Jung, Huang
(KJH) Kuan-Jung, Huang

Written by (KJH) Kuan-Jung, Huang

CTO at Metablox.co, Founder of AI Users Community in Taiwan

No responses yet